返回栏目
首页常识 • 正文

低风险几天变为常态化管控_低风险地区变为常态化要多久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武汉网

低风险几天变为常态化管控,低风险转常态化防控需要什么条件呢?常态化防控要求是怎么样的,以下是全文:

低风险几天变为常态化管控_低风险地区变为常态化要多久(图1)

低风险几天变为常态化管控

外溢风险人员管控措施

流入地对有低风险地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三天两检)。低风险区人员出行规定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离开所在城市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低风险区转常态化防控的条件

(低风险→常态化防控))解除标准

所在县(市、区、旗)无中高风险区,低风险区调整为常态化防控。

常态化防控篇

问 新冠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有哪些?

答 现有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重症和死亡仍有效,鼓励3岁以上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重点提高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

问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个人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公众应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坚持戴口罩、“一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自觉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

问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重点场所和机构包括哪些?

重点场所: 对于人员密集、空间密闭等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如车站、公共交通工具、物流园区,农贸(集贸)市场,酒吧、KTV等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月子中心、美容院、影剧院、体育场馆、图书馆、美术馆、棋牌室、封闭游船,商品展销与售后服务场所、会议中心、宗教活动场所等等。

重点机构: 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或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机构,包括党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养老院、护理院、监管场所、高等学校、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工地等。

问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重点场所和机构注意哪些问题?

1.落实场所、单位主体责任,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做好防疫物资储备。

2.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做好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登记,对进入人员进行测温、核验健康码、行程码,正常者方可进入。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核酸检测,建立人员台账,确保“应检尽检”。

3.尽可能减少大型会议、培训等活动,严格控制人流密度,设置“1米线”,避免出现人员聚集。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空调通风系统使用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5.加强对重点区域、公用设备设施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做好垃圾清理处置。

6.在办公室、食堂和卫生间等场所配备足够的洗手液。

7.倡导食堂采取分餐、错峰用餐,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

8.改善工作人员宿舍或临时居所的居住环境和卫生设施,使用面积不低于4m2/人。

9.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工作人员健康培训,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注意个人卫生。外来人员戴口罩。

10.推进无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工作人员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问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重点人群有哪些?

答 重点场所和重点机构的工作人员、感染风险较高或抵抗力较低的人群,其中包括:医务人员,移民、海关、市场监管系统一线人员,警察、环卫工人、保安、保洁员,口岸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快递外卖人员、水电煤气等工作人员,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有本土疫情区域的援建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流浪乞讨人员、零散装修与建设施工人员,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孕妇、儿童、伤残人士等人群。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武汉网祝大家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武汉| 资讯| 关注| 女人| 娱乐| 情感| 汽车| 房产| 家装| 公益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商讯| 常识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

    武汉网 m.wuhannews.cn

    触屏版|传统版| 鄂ICP备2022004376号 武汉网版权所有 合作QQ27327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