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湖北 • 正文

消费扶贫助土货敲开城门 22487个扶贫产品实现销售403亿元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武汉网

“我的豆丝都是老手艺制作,在武汉各大扶贫生活馆卖得可俏了!”1月27日,武汉市黄陂区北新村村民万树平笑眯眯地说。据悉,该村村民在武汉市硚口区驻村工作队帮助下,以传统工艺生产的豆丝、油面、年糕和糍粑等农产品,在武汉各大扶贫生活馆和扶贫物资销售点广受好评,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脱贫。

北新村的农产品敲开城门,是全省开展消费扶贫的一个缩影。田园豆丝、汪集鸡汤、木兰山土鸡蛋、蔡甸莲藕、神农架土蜂蜜、恩施小土豆、罗田板栗……2月初,记者在武汉多家消费扶贫生活馆看到,各式各样的土特产直接采购,减少中间环节,保证食材新鲜,价廉质优。

“土货”如何确保质量,让市民愿意买?全省各级扶贫部门按“一申请、一认定、两复核、一审定”程序,将带贫能力强、产品质量好、诚信记录优的农副产品及供应商纳入认定范围,形成湖北扶贫产品目录。同时,积极建设消费扶贫专馆、专区、专柜,广泛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全省共认定扶贫产品22487个,累计销售403.3亿元。

去年,受疫情影响,许多地方出现农产品积压问题,中央和国家机关“搭把手”,省市县大力配合,到去年9月,累计购买湖北贫困地区农产品超过16亿元,帮助销售超过160亿元。

“线上销售”“直播带货”成为湖北消费扶贫新引擎。省扶贫办透露,通过国家“扶贫832”网络平台,全省37个贫困县全部与政府采购实现对接。去年4月起,省商务厅组织30多名县市长参加淘宝直播日活动,为家乡产品代言,共计带货金额超过6577万元;组织“薇娅魅力中国行(湖北站)”专场公益直播活动,引导湖北农特产品等成交233万件,销售额2.26亿元。省发改委协调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各电商平台公司设立“消费扶贫、助力湖北”专区,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及时监测分析优质农产品库存、销售等动态信息,做好产销对接服务。

省扶贫办、财政厅等十三部门去年专门出台文件,明确全省各级预算单位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的金额不低于本单位当年消费农副产品总金额的25%。

省直机关工委、省扶贫办等六部门组织开展积压茶叶促销对口帮扶活动,动员各级机关、单位采取对口帮扶的方式购销贫困地区春茶1.3万余吨,金额超11.5亿元。

省总工会安排1亿元专项补助资金,组织开展“职工爱心消费扶贫”活动,动员全省各级工会组织按照每人不超过500元的标准追加福利经费,用于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武汉网祝大家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武汉| 资讯| 关注| 女人| 娱乐| 情感| 汽车| 房产| 家装| 公益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商讯| 常识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

    武汉网 m.wuhannews.cn

    触屏版|传统版| 鄂ICP备2022004376号 武汉网版权所有 合作QQ27327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