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湖北 • 正文

丢掉大路货,拾起小精品——湖北精致农业乐了市民富了果农

发布时间:  浏览: 282 次  作者:武汉网

红颜草莓、樱桃番茄、桑葚……在湖北江陵县郝穴镇丰泽园农业公司生态农业园的大棚里,长相“动人”的水果种类繁多。其间,有的游客穿梭往来,有的采摘得不亦乐乎,时时传来欢快的笑声。

  记者看到,每片水果田里还立有醒目的牌子,用于标明水果的品种,仅柑橘的品种粗略数来就有近10种。相比以往大片铺开种植,这里显然精致了不少。

  丰泽园农业公司生态农业园的负责人王文成告诉记者,这片“百果园”占地300亩,共种植了40种精品水果。“生态农业园四年前刚开建时,我发现当地不少果农对现代农业没有概念,农业新技术知识更是贫乏,常疏于田间管理,甚至放任自流。”王文成说。如此种出来的水果品种不好、品质不行,卖不了几个钱,更别提增收了。

  那时起,王文成便下定决心要丢掉低效益的“大路货”,改变以往粗放的种植模式。适逢湖北省又在着力推动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开展100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研发,与全省100家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进驻1000多个村进行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深入10000户农家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培养1000名以上农业科技精英,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王文成的想法与农科院和高校专家一拍即合。

  优化品种、完善配套、减肥减药、绿色种植、循环生产……在王文成的300亩果园里,各种现代农业科技元素随处可见。“每片田地种什么,怎么种都有规划。农科院等机构的专家团队每年还不断引来新品种、新技术,进行品种选育。”王文成说,眼前这些惹人喜欢的果子颜色鲜艳、味道香甜可口,颗颗都离不开品种的挑选、肥料的科学使用和精细化的管护。

  拾起“小精品”的王文成和他的“百果园”,是湖北引导农业科技资源“下沉”农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湖北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69个团队、5000多名专家从实验室走到田间地头,长期活跃在“三农”一线,联合600多个单位,深入700多个核心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拓展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供给,成效显著。

  “目前,仅水果采摘的年收益就在500万元左右,科普区每年还要接待学生上千人次。”王文成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在专家指导下,他已规划把大园区分为果蔬高效示范、生态果园采摘、农业科普、农业观光和体验服务五大功能区域,打造面向市场,面向产业,面向特色的“农旅一体化”特色农业生态园。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武汉网祝大家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武汉| 资讯| 关注| 女人| 娱乐| 情感| 汽车| 房产| 家装| 公益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商讯| 常识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

    武汉网 m.wuhannews.cn

    触屏版|传统版| 鄂ICP备2022004376号 武汉网版权所有 合作QQ27327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