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湖北 • 正文

潜江民歌唱靓美丽新乡村 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武汉网

“一个蛤蟆,一张嘴,花花绿绿,跳进河里的水……”每天,潜江市浩口镇学生合唱团,都会练唱潜江民歌。5月21日,浩口镇民歌传承培训班正在举行,民歌老师宋成秀传授大家齐唱民歌《双撇笋》。

“潜江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浩口镇作为潜江民歌发源地之一,民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今年3月至6月,浩口镇文化站开办为期4个月的民歌传承培训班,培训学员800人次,培养40名青少年民歌演唱骨干。

浩口镇文化站站长潘世茂介绍,2016年该文化站被确定为“潜江民歌”传承基地,广泛开展潜江民歌培训、进校园等活动,就是要让民歌走进课堂、走进家庭。

潘世茂在浩口镇文化站工作已34年。他见证了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生活的巨大改变。如今,浩口镇文化站占地1.1万平方米,有影剧院、文化宫图书分馆、文化广场、青少年综合游乐中心,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是文化部授予的全国先进文化站。而且,各村都建有以文化室、农家书屋、文体广场为核心的农村文化阵地。

该文化站不断加强对潜江民歌、戏曲、舞龙舞狮、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收集整理,对传承人的寻找与培养,让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经过文化站组织引导,该镇一批民间文体协会相继成立,腰鼓秧歌协会浩口分会、太极拳浩口分会等每天早晚都在文化广场组织群众进行锻练;浩口书法协会、“八仙桥”文学社长期开展培训、创作活动。

潘世茂说:“文化站要把握村民口味,老百姓对什么感兴趣,就组织开展什么类型的活动。比如青年村民爱唱歌,我们就连续组织了十届青年歌手比赛。中老年村民爱跳广场舞,我们连续举办了八届‘万人健身活动’特色项目展示大赛,让健身活动成为集镇一道靓丽风景。”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武汉网祝大家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武汉| 资讯| 关注| 女人| 娱乐| 情感| 汽车| 房产| 家装| 公益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商讯| 常识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

    武汉网 m.wuhannews.cn

    触屏版|传统版| 鄂ICP备2022004376号 武汉网版权所有 合作QQ27327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