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湖北 • 正文

沙洋发掘大型古墓群 其中新石器时代墓葬212座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武汉网

我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宣告,坐落荆门市沙洋县的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考古开掘获得严重收成,已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212座。专家以为,王家塝地址应是城河遗址屈家岭文明的大型墓地,其等级高、规划大、随葬品丰厚,在长江中游区域较为罕见。

城河遗址坐落沙洋县后港镇双村村13组、龙垱村3组,开端发现于1983年,被命名为“草家湾遗址”,依据收集到的陶片以为是新石器时代遗址。2006年10月,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复查,以为该遗址可能是屈家岭文明至石家河文明时期的城址,并将遗址更名为“城河遗址”。目前遗址被确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湖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考古队在城河遗址西北区域王家塝,发现屈家岭文明时期大型墓地。今年3月,联合考古队开端对王家塝墓地展开勘探、开掘。经过体系布方开掘,发现墓葬218座,其间新石器时代墓葬212座。依据勘探和开掘情况,墓地东、西、南界已清晰,北侧仍存在大量墓葬。墓葬散布非常密布,有少部分存在打破联系,显示出作为一处公共墓地,有着清晰的规划和布局。

我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小军说,在开掘区内已发现的墓葬遗存中,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墓葬有5座,32座墓葬的开口面积在4平方米左右,61座墓葬在2.5平方米以上,其他墓葬多在1.5平方米至2平方米左右。依据调查,墓葬在空间散布上好像存在分组现象。这种墓葬面积的差异和空间散布,很可能意味着社会分层和群聚现象。

彭小军以为,王家塝墓地的发现和开掘,为全面了解长江中游区域中等规划城址的聚落布局、社会组织结构供给了新的知道。城河遗址居址—墓葬—城垣三位一体的体系发现,是探索屈家岭文明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族群、葬俗、技术工艺,以及深入研究长江中游区域文明化进程的重要信息支撑。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武汉网祝大家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武汉| 资讯| 关注| 女人| 娱乐| 情感| 汽车| 房产| 家装| 公益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商讯| 常识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

    武汉网 m.wuhannews.cn

    触屏版|传统版| 鄂ICP备2022004376号 武汉网版权所有 合作QQ27327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