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湖北 • 正文

一幕剧,唤醒一座城的沉睡基因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武汉网

大型史诗级汉文化剧《寻梦大汉·汉颂》在枣阳首演。

襄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和平说,枣阳是刘秀故里,正深挖自身文化内涵,唤醒千年历史基因,打造全球汉文化旅游目的地。

一幕剧,穿越时空

《汉颂》由文化名人杨澜任总策划,历时4年打造,是一台汉文化4D多媒体秀剧,剧长70分钟,借刘秀的故事将汉民族的文化、服饰、建筑、科技等贯穿,再现“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东汉风貌及万国来朝的恢宏盛景。

演出前,杨澜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刘秀是一位开明君主,而汉代典章制度、天文历法、医学、哲学等都为后世承袭,值得传承和弘扬。

记者看到,枣阳汉颂剧场为“沉浸式”剧场,舞台布景突破性地以天幕、开合实景包装上层空间,结合正面270°超宽视频,将观众三面合围,打造虚实结合、直入云霄的九重天际。演出中,全球第一巨型浑天仪从天而降,现场一片惊呼。浑天仪是东汉著名天文发明,仿制品保留了最初的历史设计原理。

据介绍,该剧主创团队的历史考证长达4年,剧本、服饰、舞蹈等均于史有据,配乐上利用埙、磬、编钟等民族器乐,复原东汉礼仪,连歌词都加入了《大风歌》等经典段落。

当日,1000余人观看《汉颂》首演。“太精彩了!仿佛置身2000年前!”南阳观众刘耀辉连声赞叹。

一幕剧,唤醒一座城的沉睡基因(图1)

一幕剧,唤醒一座城的沉睡基因(图2)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振雄 杨麟 通讯员 林万平

图为:《寻梦大汉·汉颂》首演现场。

图为:演出中,一个重10吨、直径10米的巨型浑天仪从天而降,展示东汉辉煌璀璨的科技文化。

 

一座城,溯源汉史

文化上,枣阳介乎“北中国”“南中国”的正中心,枣北人吃面,方言接近河南话;枣南人吃米饭,方言接近武汉以南的南方语系。

市文体旅新局局长卢世成介绍,枣阳历史丰厚,除因刘秀而获誉“古帝乡”外,还有新石器雕龙碑遗址、战国楚墓九连墩、道教圣地唐梓山、佛教文化(省级)森林公园白竹园禅寺等,该市糅合人文地理,结合“中国桃乡”25万亩桃花、5万亩玫瑰,将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游。中国汉城的发展思路更清晰了:打造汉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汉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总经理李世国是枣阳人,他请清华大学规划设计,投资22亿余元建起一片集汉代建筑精华与古典园林于一体的大型复古建筑群,打造中国汉文化核心地标、一座“活的博物馆”。

在这里,汉墙高耸、宫殿巍峨、全国最大青铜雕塑群“昆阳搬兵”等栩栩如生,“光武登基”“校场点兵”等节目气势恢宏,众多体验项目可让游客感受到汉风雅韵。

李世国说,影视基地订单纷至沓来,张艺谋的《影》已在此杀青,不久将上映。

一个梦,诗和远方

枣阳市委书记何飞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该市打造汉城,正是深挖传统精髓,尽展中华文化的不朽魅力。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说,不少地方的旅游“说起来多、看起来少、游起来短”,将文化基因注入旅游,有利于良性循环、合作增值,枣阳的探索很有借鉴意义。

何飞说,旅行是为了回家,没有文化的旅游只能算走路。诗和远方如何统一?我们打造中国汉城,溯源汉史、勘正汉鼎,让游客在精神上“回家”。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武汉网祝大家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武汉| 资讯| 关注| 女人| 娱乐| 情感| 汽车| 房产| 家装| 公益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商讯| 常识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

    武汉网 m.wuhannews.cn

    触屏版|传统版| 鄂ICP备2022004376号 武汉网版权所有 合作QQ27327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