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湖北 • 正文

湖北省打非办:非法集资高发时期 骗术花样翻新 谨防落入陷阱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武汉网

春节往往是非法集资高发时期,

湖北省打非办提醒——    

骗术花样翻新 谨防落入陷阱

忙碌了一年,不少人手里都积攒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春节期间,民间资本相对充裕,也往往是非法集资案件高发、多发时期。1月31日,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醒民众,擦亮眼睛,警惕各种“高额回报”“快速致富”投资项目诱惑,远离非法集资陷阱,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该办公室特别提出,面对亲朋好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和反复劝说,要多与懂行的朋友和专业人士仔细商量,不要盲从,防止上当受骗,不让一年辛劳所获化为泡影。

非法集资,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活动一般来说有四大基本特征,包括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或实物或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非法集资是一种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刑事案件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一些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故事,许诺高额回报,并通过注册合法公司,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虚假项目,以签订合同、投资理财、投资入股等名义,骗取社会公众投资。为了骗取更多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然后拆东墙补西墙,用后参与集资人的钱兑付先前的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

据了解,当前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商品营销、生产经营、债权、股权等四大类。非法集资的手法新花样不断出现,包括假冒企业发售原始股;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等信息,诱骗投资者投资;以“养老”的旗号,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和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等。

近年来,在非法集资投资者中,老年人占了很大比例。省打非办提醒,春节回家和老人团聚的子女们,既要关心老人的身体,也要关注老人“钱袋子”的动向,子女要告诉父母,不要掉入非法集资陷阱中。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武汉网祝大家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武汉| 资讯| 关注| 女人| 娱乐| 情感| 汽车| 房产| 家装| 公益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商讯| 常识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

    武汉网 m.wuhannews.cn

    触屏版|传统版| 鄂ICP备2022004376号 武汉网版权所有 合作QQ27327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