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武汉网
但有一点,设计圈的跨界基本都算行业内的小跨界(如产品、服装、专卖店、平面设计等)
26、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是当你全部都准备好了,机会也就错过了,所以机会常常留给已经在准备却有勇气开始的人
总觉得现在的水平担负不了眼下的项目,但是假如你放弃的话,可能下次就再也碰不到这样好的项目和机会了。很多设计师的成长都是在这种似懂非懂中摸索成长的,设计很难刚刚好!
27、没有做不完的项目,也不存在迈不过去的坎,所以不用太在意失败,只要年轻,都有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跌倒一次可能是人生很重要的痛,真的多年后回想,那都不叫事。
28、不要迷信几十稿方案比选,方案越多,越会迷惑客户的决定。
最好的思路是两种,传统型和创意型,大部分最终结果要么是两者融合,要么就是传统型,方案比选,客户目的不是考验你有多少个创意,重要是你是否用心。
29、设计师最好的作品永远在下一个
不是因为低调,而是每次案例都会积累很多失败的经验,让你不得不反省犯过的错,如果真要问到是否有完美的方案,没有,因为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问题也会层出不穷,命中注定,没有完美。
30、享受生活,享受设计,一直是悖论
现实是员工通宵加班绘图中感悟生活,老板在休闲生活中体验设计;
31、中国有一种独特的室内设计门类,叫200M2以内的家装设计。
超出此面积段后,设计师基本就不会设计了,我们俗称三室一厅设计。因为此面积段需求占据市场七成以上客户。设计师也基本养成在此面积段生存的绝活。
32、有一种从业门槛叫“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因此助长了大批应届毕业生流离失所,前两年无所适从,或者只能学历造假、或者先就业后择业、或者无偿入职。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大学期间兼职是多么重要,否则基本就是毕业即失业!
33、二十分钟刷十套网上图片案例,不如静下心分析一个项目。
毁掉学习耐性的三件法宝:QQ空间、微信公众号、微博。短平快信息不断刷频,打破了传统记忆阅读的习惯,跳跃性的劲爆图片,越发容易削弱深入挖掘的耐性,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基本就是囫囵吞枣,当正规阅读成为了一种爆米花式娱乐消遣,也就打破了传统记忆的架构,壹品工坊群,尝试学习阅读。
34、经验是把双刃剑
好的是让你效率更高,少走弯路,坏的是经验具有排他性,因为它会主动过滤一些认为不好的,规避一些可能的风险,所以经验有时候又会阻碍创新力,缺乏探索的源动力。永远无知,永远好奇,永远饥渴,这是设计应该具备的品德!
35、当你对一个陌生项目无从下手时,一旦稳定了平面布局设计,你会发现突然思如泉涌,这就是平面优化的魅力。
它是开启设计的一扇窗,有了阳光,你就能发现生命。万事开头难,做好平面布局就是定好开局,很多“效果图机构”为什么说给我一个平面,我就可以渲染一套案例,就是同样道理,因为布局是思维,后面基本就是外表皮装饰,审美范畴。壹品工坊群,我们就在琢磨平面优化这件事。
36、有手绘设计习惯的设计师一般成长会比较快!
手绘四大功效:装逼、辅助记忆、瞬间效果展示、陶冶情操。第一条都懂,就是唬客户的,第二条很重要,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手指连心,动手比干看记忆要快速些,第三条就简单了,啪啪啪,几条线就拉个空间透视,效果呈现较快,第四条,会手绘的大多喜欢画画,没事画个美女,也是棒棒哒~当然说明:设计能力高低跟手绘能力没有半毛钱关系。这些年见过大多设计能力好的,手绘都一般。
37、随着精装修房的大量普及,以及房屋户型的合理标准化,未来基本不需要室内设计做建筑结构二次改造了,基本做做装饰,摆摆家具就可以虚度人生了。
市场的成熟,会要求设计师衍生新的技能,基本要求就是要有自己核心的专业能力。精装修房的全国普及不是未来,现在正在发生,行业洗牌也就是几年光景,设计公司怎样变革,迫在眉睫。
38、设计最高境界不是看上去很美,而是最好的体验!
这是一种“五觉的感受”(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让空间来说话,让空间留住客户,这是最高级的设计,很多空间看上去很美,但现场感受很局促、不安定、没有停下脚步驻足的欲望,相反,有些空间看似平淡,深处其中却有心灵的交融、有停下来细细品味的欲望,这个就是空间营造的高境界。
39、什么叫个人风格?做自己,你就有了个人风格!
很多设计师在问,我的风格究竟是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其实很简单,挑几个你喜欢的设计师作品,融合下,基本就能确定你的方向,然后做专这套体系,慢慢的,你的喜好会融入其中,你的风格就浮出水面了,不要担心会重复,只要勇敢做自己,你的品味慢慢会让你独一无二,国内很多设计大湿早期都是在致敬路上慢慢找到自我~
40、从业都会遇到枯燥期和迷茫期,最好的良药就是兴趣!
早期钱会让你满足于现有的处境,但日复一日的重复很容易消磨一个人的耐性,这个时候兴趣是支撑你走下去的唯一良药,就如同“壹品”做壹品空间、壹品下午茶、壹品生活馆、壹品工坊,壹品高级定制设计研究室……没有对设计的兴趣,根本无法坚持下来。尤其谈的还是看似枯燥的平面优化?所以想持久做一件事,首先要想办法让自己爱上这件事。
41、很多设计师经常纠结于设计究竟要掌握几门技术才能够闯荡江湖,没那么复杂,市场需要什么,你都需掌握。
很多设计师经常会问,刚毕业是不是要3D、CAD、手绘都要会,是的,多掌握一门技能会让你很快融入这个行业,这是初始阶段;当积累两年助理施工图经验后,阅历会提醒你需要积累更多方案能力经验,三到五年后,你基本可以担负完整的项目,阅历又会要求你需要掌握带领团队共同进退的项目以及团队管理水平;六到八年后,手上项目会越多,你会发现需要掌握更多公司事务以及项目管理经验,可能会思考怎样的人生定位会更加适合你的角色。读书,可以明智,但阅历,会让你懂的生活。不用太急,到那个阶段,你会慢慢找到自己。
42、设计没那么难,难得是真正为客户着想,烂大街的一句话叫“人性关怀、私人定制”,道理都懂,但是究竟有几人能做到?
套路化的设计,批量化的背景墙,永远换汤不换药的功能组合、一门心思的材料商回扣、坑一家是一家的职业操守、做不好还鄙视客户不懂行的职场态度,能做完一个项目就和客户成为朋友的寥寥,很多时候,帮客户解决问题才是设计的初衷,而我们只是习惯将这件事单纯当一门生意!(尽管它确实是一笔买卖)
43、设计师要学会“脚踏实地”,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做真实的自己;但是又要保证“眼高手低”,设计是一项超前或者说超越你生活体验的工作。
首先她跟创意有关,同时可能客户的生活品质或体验高于你的现有生活,“租房的人”帮“有房的人”规划生活,“有房的人”帮“有钱的人”推销体验,这很正常,因为你的专业性决定了只有你能干好这件事(就跟企业管理培训师帮亿万身家企业老总做培训一样概念),所以你要创造条件提前认识这种生活(不能说拥有),认识投入成本不会太高:没钱住酒店,可以免费参观,没钱泡吧,可以点瓶啤酒一呆就是一晚、没资源考察楼盘,可以充当客户买房,体验的方式有多种,重要是你是否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