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历史 • 正文

40年前的今天曾侯乙编钟出土 地下沉睡两千载(组图)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武汉网

1978年5月22日,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掘现场,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据记载,当时随县县城总共只有四五万人,可涌上墓区围观的群众就有两万。人们的目光,聚焦于一个满是积水的巨大椁墓。这个椁室比马王堆1号墓大6倍,比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大14倍。积水水色浑浊,深达3米。伴随着抽水泵的工作声,积水开始消退。慢慢的,一根木柱、三层横梁露了出来,悬挂在梁下的一件件青铜古钟出现了!在地下沉睡了2400年后,曾侯乙编钟重见天日。
40年前的今天曾侯乙编钟出土 地下沉睡两千载(组图)(图1)

图为曾侯乙编钟全貌 郝勤建摄。曾侯乙编钟共有65件,全套编钟重达2567公斤。它不仅极为庞大,也极为精美。 今年62岁的文物摄影家郝勤建,从编钟出土时就与它结缘。40年间,曾侯乙编钟的重要照片,多出自他的镜头。“那会我刚调到省博担任文物摄影师3年。曾侯乙编钟出土后,原件组装起来,安放在当地部队营房礼堂。”

40年前的今天曾侯乙编钟出土 地下沉睡两千载(组图)(图2)


图为1978年工作人员清理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40年前的今天曾侯乙编钟出土 地下沉睡两千载(组图)(图3)
图为郝勤建工作照。在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中,音乐学与考古学始终紧密结合。编钟乐团的创建人之一、湖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马业平告诉记者,乐团最初的核心成员来自省博当年的古代音乐文物陈列研究室。马业平回忆,当时演出条件也很简陋,就是把一个库房腾出来临时改造成演出场地,“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编钟演出一经推出,就深受观众喜爱。至今它也是湖北省博最受欢迎的项目。”
40年前的今天曾侯乙编钟出土 地下沉睡两千载(组图)(图4)
图为张翔(右)在研究编钟。 “在编钟出土40周年之日,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编钟品牌如何提升。”马业平说,穿越千年的编钟古韵,并没丝毫陈旧,“它一直极富生命力,令人惊叹!”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武汉网祝大家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武汉| 资讯| 关注| 女人| 娱乐| 情感| 汽车| 房产| 家装| 公益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商讯| 常识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

    武汉网 m.wuhannews.cn

    触屏版|传统版| 鄂ICP备2022004376号 武汉网版权所有 合作QQ27327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