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热评 • 正文

营造“无烟”环境,城市文明更进一步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武汉网

7月30日上午,武汉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武汉市控制吸烟条例》(下称《条例》)。经过三次审议、修改,《条例》加大控烟力度,明确规定:本市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7月30日《长江日报》)

新条例的通过,标志着武汉迈向无烟城市的步子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截,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武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此次《条例》通过,突破了"室内公共场所百分之百禁烟" 的控烟边界,覆盖到了"不得在排队等候的队伍中吸烟"这个空白的区域,将控烟范围从室内延伸扩大至室外公共场所,让更多的区域被纳入到控烟监管中来,彰显了武汉控烟的决心。

营造"无烟"公共环境,展现了一座城市的健康自觉,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这些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抽烟带来的危害。有些烟民自觉性很高,抽烟的时候会找专门的抽烟区域或者影响不到他人的地方;但更多的烟民没有这个觉悟,只要烟瘾上来,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就会"过把瘾",却忽略了对其他人的间接伤害,儿童、老人甚至于一些孕妇都深受其害,禁烟工作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实际上,早在1995年,武汉市就出台实施了《武汉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对全市控制吸烟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随着人们对建立无烟环境呼声的高涨,仅依靠政府规章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控烟管理工作的需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汉市控制吸烟条例》通过,用立法形式约束吸烟行为、控制烟草制品,将为保护市民健康、树立武汉形象,打造一张健康、文明的城市名片。

我国的社会交往中,见面递根烟,烟文化与酒文化一样十分盛行,香烟承载着丰富的社会交往意义,甚至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因此很多市民对吸烟的态度是宽容的,吸烟者在公共场所毫无顾忌地吸烟,整个社会不存在一种控烟、禁烟的压力。所以,很多禁烟政策执行起来都是困难重重。如何让"禁烟令"真正落地?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关键所在。首先,应该明确禁烟区和吸烟室设置,在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识,从基础上为禁烟提供依据。其次,对于个人违反控烟条例的现象,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最后还要加强对于吸烟群体的教育引导,开展形式多样的禁烟控烟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禁烟控烟的良好氛围。

禁烟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必须通过多种措施联动,各个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才能够逐步的将政策实施到位。让我们携起手来,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共同努力,为武汉的控烟工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杨虹磊)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武汉网祝大家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武汉| 资讯| 关注| 女人| 娱乐| 情感| 汽车| 房产| 家装| 公益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商讯| 常识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

    武汉网 m.wuhannews.cn

    触屏版|传统版| 鄂ICP备2022004376号 武汉网版权所有 合作QQ27327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