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gdp十强城市排名最新名单,根据各地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GDP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和南京。从经济增速来看,十强城市的GDP实际增速有一半高于全国(5.0%),分别为苏州(6.2%)、重庆(6.1%)、深圳(5.9%)、北京(5.4%)和武汉(5.3%)。
全国gdp十强城市排名最新名单,今年的榜单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武汉、成都、重庆位居前10位。
天津、青岛、宁波、无锡、济南、长沙、合肥、福州、郑州、西安居第11至第20位。
从经济增速来看,十强城市的GDP实际增速(同比,下同)有一半高于全国(5.0%),分别为苏州(6.2%)、重庆(6.1%)、深圳(5.9%)、北京(5.4%)和武汉(5.3%)。记者计算发现,十强城市的GDP名义增速则有8个高于全国(4.0%),只有2个低于全国。名义增速最快的是深圳(6.2%),增速超过5%的还有北京(5.7%)、杭州5.6%、重庆(5.5%)和苏州(5.3%)。名义增速低于全国的南京只有3.5%,广州更是只有1.2%。
由上可知,北京、深圳、重庆、苏州、武汉5市的GDP实际增速和名义增速双双跑赢全国,广州、南京2市的实际增速和名义增速则同时低于全国。同时,十强城市中有6个的GDP实际增速高于名义增速。
说起城市经济实力,GDP这个词总是绕不开。GDP是啥玩意儿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地方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虽然它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城市有多牛,但确实是衡量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上海以22345.59亿元的成绩稳稳当当地坐在第一把交椅上,同比增长4.47%。重庆这个西部大城市也不甘示弱,以15138.24亿元的成绩强势占据第四位。武汉更是一匹黑马,以9975.19亿元的成绩成功挤进前十,排在第九位。
先说说上海吧。作为咱们国家的经济中心,上海这次再次展现了它无可争议的实力。上海能有这么牛的成绩,跟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产业结构密不可分。这座城市坐落在长三角地区,港口资源丰富,简直就是天生的经济中心。
再来看看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重镇,重庆这次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抢眼。15138.24亿元的GDP,不仅超过了许多传统经济强市,更彰显了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支点的战略地位。重庆能有这么亮眼的成绩,跟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布局密不可分。作为我国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拥有"一江两岸"的独特地貌,既有长江黄金水道的便利,又有山城立体空间的优势。
最后来看看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武汉以9975.19亿元的GDP成功跻身全国前十,位列第9位。这个成绩不仅体现了武汉的经济实力,更是中部崛起战略成效的生动写照。武汉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得益于它多方面的优势。首先,武汉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处于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其次,武汉拥有雄厚的科教资源,高校云集,人才辈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7月30日在上海发布,这是华顿经济研究院自2015年以来,连续第十年组织编制年度“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榜单以上年度GDP总量排名前115位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年度入围城市,按照其硬经济指标(GDP、储蓄和财政)和软经济指标(环境、科教、文化和卫生)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取前100位作为年度百强城市。
今年的榜单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武汉、成都、重庆位居前10位,天津、青岛、宁波、无锡、济南、长沙、合肥、福州、郑州、西安居第11至第20位。
硬经济方面,百强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5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0.27%),百强城市常住人口7.68亿人(占全国人口54.49%),百强城市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5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全国七成左右。
软经济方面,百强城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022所(占全国总数的71.70%),专任教师154.33万人(占全国总数的78.62%),医院19360所(占全国总数的52.36%),医院床位424.45万张(占全国总数的55.39%),执业(助理)医师260.85万人(占全国总数的58.82%),博物馆3890座(占全国总数的63.86%)。
据中国百强论坛秘书长田晓红介绍,今年榜单有五大特点:重庆重返全国十强,青岛重回山东头名;四川内蒙进步显著,第二产业是增长核心;科创研发助力宁德排名持续攀升;都市圈建设如火如荼,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资源和人口向省会城市积聚,普通城市资源分配需加强。
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百强论坛主席沈晗耀,就“加强科创产业化区域协作,促进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发表了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