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武汉 • 正文

5年内,武汉市694座城市桥梁全部装上健康监测系统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武汉网

 

搭载4000万像素高清摄像机的新型无人机,可发现桥梁上细至0.1毫米的裂纹;小小“水球”,可敏锐发现0.1毫米的位移。在9月13日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大会上,这些最新的桥梁健康监测“黑科技”惊艳亮相。

新材料和新结构可以为大桥增加先天寿命,监测、检测技术则如医生一样能为大桥提供后天健康保障。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总数接近80万座,铁路桥梁总数已超过20万座,装载健康监测系统,能随时掌握大桥健康状况,诊脉开方。

由中铁武汉大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新型无人机,不仅能到达一些人工难以到达的位置如山区、大海,还可以向上无死角拍摄,帮助检测桥梁钢梁下部病害。这类无人机精度能达到0.1毫米,通过它的镜头进行观测,相当于人类眼睛能在两米以外看清一根头发丝,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降低误测、漏测的可能,技术人员查找裂缝起来也能更加得心应手。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新型无人机已经开始试用。
5年内,武汉市694座城市桥梁全部装上健康监测系统(图1)

一对小小的“水球”,装在在铁路或桥梁两侧,能够监测竖向位移路基沉降情况。“水球”的名字叫做高精度竖向位移监测系统,利用其内的气压变化,技术人员可以计算出竖向位移,精度可达0.1毫米。

作为桥梁监测系统的“感官”,传感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安装传感器一般随着大桥建设同步进行,一些传感器埋入桥体,达到使用寿命或损坏后,维修起来比较麻烦。“传感器和桥梁,正如灯泡和建筑,两者寿命无法匹配。”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介绍,随着桥梁安全保障体系走向智能化、立体化、信息化,传感器也会更智能,更容易装卸。

“一般桥梁设计使用寿命是100年,目前大多数桥梁处于‘青春期’,实现实时监控,有利于随时掌握情况,及时维护。”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启贤介绍,以武汉的694座城市桥梁为例,80%的桥梁是在近20年内建设的。2017年,湖北省首次按照城市桥群架构建设桥梁智慧管理系统,在重点桥梁上共安装15类共计1000余个传感器,实时掌握运营环境、车辆荷载、结构力学特征、既有病害缺陷及安全运营指标。接入系统的自动安全监测桥梁隧道已达60座,从系统运营数据看,桥梁的应力、挠度、振动等关键参数显示桥梁运行正常,桥梁整体安全可靠。5年内,694座城市桥梁将全部装上智慧管理系统。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武汉网祝大家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武汉| 资讯| 关注| 女人| 娱乐| 情感| 汽车| 房产| 家装| 公益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商讯| 常识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

    武汉网 m.wuhannews.cn

    触屏版|传统版| 鄂ICP备2022004376号 武汉网版权所有 合作QQ27327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