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指南 • 正文

武汉医保个人账户每个月能打入多少钱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武汉网

医保是保障每位公民的权益之一的政策,近年来国家医保的政策不断优化,医保卡现在可以和家人共同使用,那么我们需要每个月往医保卡里面打多少钱,怎么给家人使用,下面来看具体说明。

1.jpg

一、医保个人账户每个月能打入多少钱?

职工每月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另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

社会统筹医疗保险组成:缴费基数为:员工工资性收入+津贴。单位每月交纳7.5%;员工个人每月交纳2%;

单位缴费的7.5%:6.1%至6.5%进入统筹账户(1%至1.4%进入个人账户)——住院费用;

个人缴费2%:2%进入个人账户(加上单位缴费1%至1.4%)——门诊费用。

二、医保个人账户的如何给家人使用?

根据4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可知:

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探索个人账户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的个人缴费。个人账户不得用于公共卫生费用、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消费等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的支出。健全完善个人账户使用管理办法,做好收支信息统计。

2.jpg

三、医保个人账余额如何查询?

1、支付宝、微信查询

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手机,支付宝、微信都是大家经常使用的工具。支付宝的城市服务,定位到自己所在城市,点击“社保”,进入后即可查询到社保卡余额,其中就可以看到医保余额;而微信中除了“城市服务”,很多城市还有官方的社保微信公众号,关注之后可以线上查询余额和缴费明细。

2、社保局官网查询

登陆所在市社会保障卡信息网或者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上服务大厅,输入个人信息和密码,成功登陆后就可以看到相关信息。

3、电话查询

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咨询服务电话为12333,可以拨打电话查询。

4、社保局窗口查询

携带社保卡及身份证原件到服务银行网点柜台进行查询或者到社保卡服务银行多媒体自助终端机插卡查询,或者直接询问相关窗口工作人员。

5、定点药店查询

在购买药品时,可以在医保定点药店、医院查询医保余额。

可以知道,医保个人账户每个月能打入多少钱是根据个人缴纳的金额来定的,此外,国家将探索个人账户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的个人缴费。

3.jpg

知识拓展

01什么是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下称“医保个人账户”)是医保部门为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员建立的一个账户,用于记录、储存个人缴纳的医保费用和单位缴费中按比例划入的医保费用。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不设立医保个人账户。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不是所有类型的医保都设有个人账户,但是“所有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都拥有医保卡(社保卡)或者国家医保电子凭证”。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拓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并允许家庭成员共济。

那么,什么是“职工医保家庭共济”呢?它指的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内的资金可供家庭成员共济使用。

据悉,拓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主要是将允许家庭成员共济,可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费用,以及探索用于家属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个人缴费。

02“允许家庭成员共济”并不等于“医保卡可以全家使用”

拓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允许家庭成员共济,并不是说“一人参保、全家享受”。

国家关于“本人参保,本人享受待遇”的原则,只有按规定参加医保,在生病的时候才能通过医保基金获得医疗费用的报销上,我们参加医保的意义均附着在我们自己的医保卡上。

医保卡(社保卡)或者国家医保电子凭证里有我们每个参保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照片、社保编号等信息,实行“一人一卡”,和身份证一样,仅限本人实名使用,必须“专卡专用”。

也就是说,拓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是指个人账户里的资金可以用于支付家人合乎要求的医疗费用;而医保卡对应的是每个参保人的待遇,不能共济。

举例来说,市民A是某市职工医保参保人,A的家人参加的是当地居民医保。实行共济后,A的家人住院仍然只能享受居民医保的报销待遇,但可以使用A的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其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负担部分。15572866886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武汉网祝大家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武汉| 资讯| 关注| 女人| 娱乐| 情感| 汽车| 房产| 家装| 公益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商讯| 常识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

    武汉网 m.wuhannews.cn

    触屏版|传统版| 鄂ICP备2022004376号 武汉网版权所有 合作QQ27327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