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admin
说到中国的古城,很多网友首先会想到西安古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享誉中外的古城。殊不知在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曾涌现出许多座名城,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失去了曾经的历史地位。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的寿县古城,就是这样一座被人遗忘的古城。
寿县因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做过楚国的都城,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的小儿子刘长被封为淮南王,定都寿春(今寿县)。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国号仲家。此后元末农民起义,刘福通和“小明王”韩林儿也在此据守了八年。
虽然寿县只是一个小县,但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与此地密切关联。最值得一提的,是发生于东晋太元八年(383年)的秦晋淝水之战,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二十多万前秦军,堪称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这场战争也给后人留下了“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典故。
几千年来,寿县古城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从秦国灭楚,直到抗日战争,在寿县共发生过17次规模较大的战事,因此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其城墙的修建。现存的寿县古城墙,自北宋熙宁年间(1068年)始建,至南宋嘉定12年(1220年),共历时150余年建成,是我国七大古城墙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墙,比山西平遥古城还早100年。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来到寿县旅游,一定要登上古城墙,感受那一抹楚风淮韵和古战场的魅力。整座城墙周长7147米,高9.7米,墙基以块石圈砌,墙体中间夯以黏土,外壁包贴青砖,砖石之间以桐油、糯米汁拌和石灰浆填灌。气势雄伟的四座城门:东门称为宾阳,南门称为通淝,西门称为定湖,北门称为靖淮,至今保存完好,自古有“金汤巩固”之名。
寿县古城墙能在中国古城墙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除了防御功能外,其特殊的形制构造还具有抵挡洪水的作用。据介绍:在城墙内东、西两隅各有一个泄水涵闸,平时城内积水由此处排出城外,洪水季节到来时,关闭涵闸可防止洪水倒灌入城,堪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此外,与国内其它古城墙不同的是,寿县古城墙并非平直线条,而是依照地势,沿河道而建。由于古城的西北角临淮河,为减弱洪水冲击,城墙内侧被修建成缓坡,坡上遍植青草,厚度达到惊人的16米,游客甚至可以直接从城墙上走下去。如今古城墙虽已完成历史使命,但因其能抵御洪水,仍在护卫着寿县百姓。
1991年,寿县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围困,古城外的水位线远高于城内,但城内老百姓的生活一切如常,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而继1991年、2003年的大洪水后,在今年汛期,寿县古城墙又发挥出“金汤巩固”、“崇墉障流”的作用,保障了古城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由于寿县在战国时期曾是楚国最后18年的都城,并且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为这座千年古县遗留下丰富的古迹景点。除了古城内的城墙、城楼、清真寺、博物馆、文庙、报恩禅寺等景点,城外还有汉淮南王宫、珍珠泉、淮南王墓、廉颇墓等古迹遗址。
位于寿春城西大街繁华地段的寿县博物馆,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博物馆,却是最不可错过的一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馆内展出的一万多件(套)各类文物藏品,涵盖了这片土地上从春秋战国到魏晋时期的辉煌历史,仅“镇馆之宝”就有“越王者旨于赐”剑、羊首尊、牺首鼎、楚金币以及金棺和银棺等多件藏品,其参观价值在安徽仅次于安徽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