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街头发现一个头戴大红花的男人
你会怎么想?
神经病?
娘娘腔?
行为艺术?
其实人家可能只是在
追忆传统习俗!
是的,男人戴花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
而且历史长达上千年
将那些种类不同、颜色各异的花朵从鬓边摘下
并开始把戴花这件事等同于「娘」
反而是近四五百年间的事
▼
/李白、苏轼、唐寅:你的男神可能都戴过花/
男人对花的热爱由来已久
早在先秦时期
屈原就曾经扈江离辟芷、纫秋兰为佩
但那时只是把这些散发着香气的
花花草草佩戴在身上
/明陈洪绶《屈子行吟图》/
▽
关于男子簪花的确切记载
最早出现在唐代
开元(或者天宝)年间
唐玄宗看到春日长安的美景,一时有感
就下令让百官吟两首诗来听听
一个叫苏颋的大臣写下了
「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的诗句
玄宗一看,这写得好呀,必须赏
于是亲自给他头上戴了朵花
长安春时,盛于游赏……
帝览之,嘉赏焉
遂以御花亲插颋之巾上,时人荣之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按照唐玄宗这个习惯
论写诗谁都不服的李白大大
想必没少被他戴花
▽
到了宋代,簪花的队伍中
加入了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
就是万人之上的皇帝们
宋真宗、宋神宗
还有我们的老熟人宋徽宗
都热衷于簪花
其中尤以宋徽宗为最
每次出游都要「裹小帽,簪花,乘马」
比现在女星们征战红毯还要讲究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帝都沉迷于簪花不能自拔了
男子簪花在宋代的流行程度可想而知
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吃瓜群众
都是名副其实的「花美男」
/南宋苏汉臣《货郎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连大文豪苏轼也不能免俗
50多岁时去赏个牡丹
还不忘了往头上插!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苏轼《吉祥寺赏牡丹》
▽
相比宋朝的鼎盛
明代男子簪花习俗逐渐衰弱,但依然存在
据史书记载,明朝晚期的大宦官魏忠贤
就喜欢把栀子花、茉莉花等「簪戴满头」
/明代宝宁寺水陆画中簪花的刽子手/
so,你们的风流才子唐伯虎隐居桃花坞时
说不定不只拿桃花换酒钱
还把桃花插满头呢~~
▼
/御宴、节庆、婚礼:这些场合都必须戴花/
现在妹子们化妆还要看心情
可当初簪花这件事对于男人们来说
很多时候都是必须滴
▽
首先当然是跟皇帝有关的一切场合
可能是唐玄宗当初赏花给苏颋的示范作用
宋代皇帝也热衷于给臣子赏花
宋真宗就曾经把自己头上簪的牡丹花摘下来
亲手给一个叫陈尧叟的大臣戴在头上
/清苏六朋《簪花图》据说描绘了宋真宗赏花给臣子的场景/
皇帝赏花,那可是荣誉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单凭这一点已经足够王公大臣们
将簪花视为一种时尚潮流了
但宋代的皇帝们相当严谨
坚决不允许出现漏网之鱼
强制规定「凡预大宴并御筵
其所赐花,并须戴归私第
不得更令仆从持戴,违者纠察」
恩威并施之下,簪花成为了一种朝廷礼仪
《宋史》记载:「群臣,禁卫、吏卒
只要出席皇家举办的大型活动和宴会筵席
都必须戴上花」
/清黄慎《韩魏公簪金带围》/
宋徽宗甚至赐给随身的卫兵每人一枝翠叶金花
作为自由出入大内的「工作证」
《水浒传》第72回「柴进簪花入禁苑」
柴进就是乘机骗来一朵「工作证」
才顺利混进了睿思殿
/小旋风柴进/
▽
对于没机会接触皇家的普通人来说
虽然没皇家那么多规矩
但也有不得不戴花的时候
比如春社、重阳这些重大节日
就得「盛装」出席
(节日不簪花,估计就像
北方人春节不吃饺子一样不可思议)
/宋李唐(传)《春社醉归图》/
▽
再比如婚礼,司马光在《温书公仪》中说
「世俗新婿盛戴花胜,拥蔽其首」
也就是说新郎官不仅要戴花
而且要戴很多很多
多到你站在他面前
只能看到花而看不到头
文字君想象了一下
觉得画面可能是这样的
/《宋仁宗皇后像》中「簪戴满头」的宫女/
▽
虽然必须戴花的机会不是很多
但广大人民群众还是
自发追起了日常簪花的潮流
以我们熟悉的《水浒传》为例
俊俏的燕青鬓边长插四季花
阮小五偏爱石榴花,杨雄钟情芙蓉花......
完全可以改名叫《108位花美男》了
/西门庆被吐槽了很久的辣眼睛造型,原来才是最尊重原著的/
▼
/鲜花、绢花、琉璃花:各种花朵任君选择/
正月戴梅花,二月桃李盛开
三月有最雍容的牡丹
八九月份有桂花、菊花
那剩下的时间里
簪花大军们难道就无花可戴了?
永远不能小觑古人的智慧,早在西汉时
老祖宗们就掌握了用温室栽培蔬菜的方法
种个花自然也不再话下
▽
这种在温室里培植出的花叫做堂花
最晚到唐代时已经出现
到宋代时堂花术已经相当不错
完全不用担心宋徽宗同学冬天没花戴
▽
不过鲜花再好也有开败之时
幸好爱美的女人们早就已经探过路
并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绢花
用丝绢罗帛copy鲜花大约起源于汉代
到了西晋时期绢花的制作已经成为一门产业
/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绢花/
不过制作绢花毕竟费时费力费人工
什么人能戴什么材质、什么颜色的花
都得按规矩来。南宋就有规定:
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
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银红二色
罗花以赐百官,栾枝,卿监以上有之
绢花以赐将校以下
——《宋史·舆服志》
▽
除了绢花,南宋还曾经流行过
用玻璃制作的琉璃花
在簪花这件事上,宋朝的男人
绝对是站在世界最高峰的王者!
/南宋琉璃花簪上海琉璃博物馆藏/
但高峰之后必是低谷
不知道是不是清朝男人的辫子头不太方便戴花
明代之后,男子簪花的习俗不再流传
▽
都说时尚是一个轮回
总是惦记着复古风的时尚圈
不知道有没有把这个习俗复古回来的一天
话说那个画面,文字君还是很期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