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最怕排队取票,
一旦遇上高峰期,分分钟被耽误,
简直生无可恋!
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在
“智能高铁发展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十周年论坛”上宣布:
电子客票将于明年在全国全面推广!
11月22日,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
铁路部门在海南环岛高铁
实行电子客票服务试点
刷身份证+扫码进站!
啥是电子客票?
旅客通过互联网订购车票之后,到达高铁站,无需换取纸质车票,直接可持二代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通过进站口和验票闸机直接乘车!
也就是说身份证、手机就是你的全国通行卡!
当然,如果你是在车站购票,可以拿到一张购票信息单。有点像超市购物的小票,上面记录了旅客购票的车次、座位号等信息,但这个不作为乘车凭证。
此次不仅全面取消高铁车票,在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将同时开通刷脸进高铁站!
即使你没带身份证也没关系,进站前,在刷脸快速通道对着“人脸识别”机器看一眼,就可以直接进站乘车!
据悉,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等绝大多数一线、二线城市都已经支持刷脸进站快速服务!
需要报销咋办?
无论通过何种渠道购票,购票成功后旅客都会收到铁路部门推送的电子客票通知单,并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打印报销凭证。
旅客可在售票窗口、自助售票机打印报销凭证,有效打印截止日期为乘车后30天内。
报销凭证外观类似于纸质车票,与纸质车票不同的是,上面写着“仅供报销使用”六个字,并且没有具体的座位信息。
电子票咋用?
旅客进站和检票时,只需身份证就可以了。所以如果旅客不打印购票信息单和报销凭证,不影响进站上车
除了二代身份证外,外国人居留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也可直接刷证检票进站上车。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
我国火车票的升级变迁已经历过四代
让我们看看这几代的火车票
第一代:纸板火车票
这是25mm×57mm的“纸板票”,这种车票使用的时间最长,堪称“爷爷辈儿”。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至上世纪90年代结束。
火车有快车、慢车之分,硬板票上也有体现。一道红杠“小队长”是快车,二道红杠“中队长”特快,没有杠,慢车。
▲“一道杠”快车和慢车
硬板票印刷防伪技术较弱,上世纪90年代末逐步被联网电子票取代。
硬板票,绿皮车,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虽然“逛次逛次”的声音一去不复返,但是只要能坐上火车,心就踏实,这种返乡和回家的亲切体验已深深印在无数人的心中。
第二代:软纸火车票
▲试点期间北京铁路局标准版软纸车票
1997年,“纸板票”被“软纸票”取代,淡粉色铺底的车票上印有一维码。使用这种车票后,售票时间也由过去的手工售票最快的每张96秒缩短至3至5秒。
▲试点期间上海铁路局标准版软纸车票
1996年末,当时的铁道部确立了软纸客票统一样式标准,正式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软纸车票。“软纸票”开始代替“纸板票”上岗。
▲早期蓝色底纹的软纸车票
后经过改版,变成了沿用至今的红色底纹车票。
软纸票不是事先印制好的,而是在售票时现场打印。使用这种车票后,售票时间大大缩短。
2000年铁路第三次提速,车票版式也发生了变化,条形码等也有所不同。
几年后,铁道部门再次对车票板式进行调整。将列车车次调整至出发站与到达站之间。原“全价”字样改为人民币符号“¥”。
▲调整后的车票
2009年12月10日起,软纸车票的一维条码改为使用二维条码防伪车票系统。这是一次信息升级:车次、价格、售出地、购票类型等信息,都能加密成二维码打印在车票的票面上。
第三代:磁介质火车票
2007年4月18日,动车组全面上线投入运营,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中国逐步迈入“动车时代”。
▲“和谐号”动车组
同时,火车票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升级,磁卡式火车票陆续发售。
这种闪烁着光泽的磁卡式火车票为一次性车票,票面硬度比软纸式火车票更高,车票正面印有动车组图案,车票背面植入磁性信息和热敏信息。
▲初期的粉红色底纹介质车票
初期粉红色底纹计算机磁介质车票,四角为弧型。背景图案为一列动车组列车从右向左快速行驶的画面。
2009年底,软纸车票再次调整,下方的条形码变成了二维码防伪图案,同时取消了票面上的列车等级信息。
▲非实名制、二维码软纸式火车票
▲非实名制磁卡式火车票
2011年1月19日12306网站开通,从此,大部分人买票再也不用排队了,而是改为网上抢票,不过非常考验眼力哦。
为了不让“抢票软件”轻易得手,12306的验证码也是“拼了”。验证码一度引发购票者的吐槽,“真是抢个票都心力交瘁”。
2012年,火车票全面实行实名制。火车票票面上有了乘客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开启了实名制时代。
2015年8月1日起,铁路总公司正式开始使用新版火车票,也就是目前火车票的样子。它在印刷技术和防伪功能上都比原来有了更大提高。
▲最新版的红纸票
▲最新版的蓝磁票
购票方式从只能到车站排队,到网上抢票,再到手机端购票,这既是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也见证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第四代:无纸化火车票—身份证
2011年6月开始,“刷身份证进站”的无票时代来临,京津城际、京沪高铁只要带着二代身份证就能在自助机上刷证直接进出站。
别以为旧版火车票就没用了
一张小小的老版火车票
也能卖出十几万的价钱你相信吗?
18万的老火车票
根据公开报道
2007年一张1983年
从昆明—上海车票面值15元的火车票
被一位香港的收藏家以18万的高价入手
这是民间火车票收藏中,价格最高的
价值18万的老火车票
大约长这个样子!
☟☟☟
中国“最早火车票”,750万人民币成交
2010年,一套完整的
清代龙马图邮票在香港亮相
当时创下880万港元
(约750多万人民币)高价
有人疑惑了,不是说火车票吗,
怎么变成邮票了
这套清代龙马图邮票的
平生经历比较丰富
1888年由清朝在
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委托下印制
电视剧中的形象你应该比较熟悉
但是这套清代龙马图邮票发行后,
并没有做邮票用途使用。
而是在后来被改作火车票使用,
不同的铁路公司加盖不同的公司标志。
这是中国“最早的火车票”
虽然是邮票改车票
但是相当具有纪念意义
图为拍卖出750多万人民币的清代龙马图邮票,中间就是加盖了公司印章,被当作火车票使用。
“错”票
450元的过期车票,拍出5000元的高价
火眼金睛找错字~
人工容易出错,话说机器也有出错的时候
包括火车站的自助取票机
“一楼候车”错票印成“一楼猴车”
2014年,贾先生乘坐
高铁G666从河南新乡前往北京
车票上的“候车”字样
却意外被打印成“猴车”
因为觉得错版车票有趣
贾先生将车票放在朋友圈上拍卖
最终,450元的过期车票
拍出5000元的高价。
图为新乡东—北京西 的错票
“郑州~商丘”错票印成“郑州~丘丘”
河南商丘的刘先生
曾买了一张郑州~商丘的火车票
取票后发现商丘印成了“丘丘”
这张车票也被网友戏称为
“超萌错体火车站”
对此,火车站给出的解释是
在自动售取机换取车票时
机器程序临时不稳定造成出现错别字
图为郑州~商丘的错票
某一种特色车票
~满满的都是情怀~
郑州铁路局曾发行的站台票,
26枚连起来是一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图》,
是一套收藏价值非常高的站台票。
图为部分《清明上河图》站台票
长大在外
有时候乡愁就是一张小小的车票
家在那头,我在这头
小小一张车票
却藏着这么多回忆
关于“一张车票”的故事
回家、异地恋、旅游等等
评论里和我们一起分享吧!